小树 发表于 2021-6-1 08:49:54

海安成为南通唯一正增长县(市)

5月24日,南通市统计局、南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南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南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县(市)区常住人口变化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8个县(市)区中,5个县(市)区人口增加,依次为: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区和海安市,分别增加230469、150169、120001、84184和7997人;3个县(市)区人口减少,依次为:如东县、如皋市和启东市,分别减少115977人、28618人和5212人。5月28日,海安市统计局、海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海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6633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997人,增长0.92%。海安是南通所有县(市)中常住人口唯一正增长县(市)。“这表明随着我市城镇规模、产业投入的不断扩大,对周边的吸附力不断增强。”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真如是说。城镇化率提高吸附力不断增强《海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1165人,占68.7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3169人,占31.2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9.56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近年来,我市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2%提高至2020年的68.7%,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产城融合持续向好,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充分体现,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海安蝉联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特别是撤县设市后,海安对照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内涵,围绕“让城市更美丽”要求,全力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去年,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首创即成,城市品位内涵大幅提升。上湖创新区、新通扬河生态区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人均道路、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公铁水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成型,枢纽优势日益凸显。今年4月27日,在全省沿海发展座谈会上,海安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构建滨海特色城镇带的7个中等城市之一。目前全市设立10个区镇和7个街道,拥有十大专业园区,各区镇也设有相应的产业园区,园区经济实现了全市60%以上的公共预算收入、70%以上的人口就业,80%以上的开票销售,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加速了人口向城镇集中。厚植沃土聚人才“磁吸效应”凸显今年初,耿海滨博士把妻儿接到海安,一家团圆。他说,“海安是我创新创业目的地”。耿海滨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19年,他在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海安高科技创业园,创办南通好唯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项目经过技术突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去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海安不仅成为了耿海滨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地方,也成为了一家人生活、学习、发展的城市。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海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全社会的共识。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人才磁吸效应不断增强,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59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1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7人,省“双创计划”176人,“双创团队”7个,数量南通领先。海外人才、高校毕业生和蓝领技术工人数量逐年增加,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五、长江以北第一。海安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精准引才模式,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予以专项经费补助;支持引导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海外博士等专家在海安进行技术项目对接;灵活认定海安高层次人才,使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深入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尤其在“海陵英才”人才新政40条基础上出台补充意见,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实用型人才倾斜,向建筑人才、外经外贸人才等行业人才倾斜;实施“海陵名家”“海陵名师”“海陵名医”工程,进一步放大“海陵英才”计划政策效应,海安正构筑起“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总工孙钟华是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来海安后他申请享受了“海陵英才”政策个税补贴:“我会扎根海安,成为一个助力海安经济腾飞的新海安人。”去年人才中心窗口共办理人才政策申报事项1321项。兑现人才资助、奖励等费用4689.94万元,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2834200元、个人所得税补贴265729.29元。教育成果显现人口素质提升《海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出我市人口素质的提升: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287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148人上升为12910人。受教育年限及高学历人群的数量,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样的变化,与海安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密不可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建强师资队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位走强。从2014年起,海安启动“学子归巢”行动,在高考填报志愿前,筛选发展势头好、经济实力强、社会形象好、信誉度高的企业,在高考结束后,组织用人单位与录取普通高校学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用,学成后回用人单位工作。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多,大量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安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高等教育也在加快发展。在南通理工学院,“毕业即就业”的例子不在少数。学校与软件园、高新技术创业园以及东部家具城、威尔曼科技、铁锚玻璃、图灵机器人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关系从表层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留住本地高校培养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人才聚则事业兴。随着海安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人才政策不断加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气”愈发兴旺。今年,我市提出打造“五个海安”、建设“五个强市”战略目标。其中“人才强市”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引进培养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充足,能够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全面营造起‘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生态,让海安成为各类人才策马扬鞭的千里沃野。”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安成为南通唯一正增长县(市)